发布时间:2025-02-21 17:48:27    次浏览
一款经典车标,往往能对品牌的打造和传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如果一款车的车标设计不好,难免就会遭人吐槽,甚至会影响销量。 相信大家都见过比亚迪的车标。早期,比亚迪最大的争议点就是车标和宝马的比较接近,遭到众人吐槽。有网友调侃道:车标设计师干脆直接把宝马的标拿过来,把里面的“BMW”换成“BYD”好了。2009年,比亚迪换了一次标。这次把旧车标换成了更加简洁的“BYD”,不过还是有网友指出其抄袭了起亚的车标,甚至“比亚迪换标”已经变为为车界的一个常侃不衰的话题。 其实除了比亚迪,很多中国品牌毫无质感、充满山寨气息的车标,奇瑞、长城、吉利等等,都不免让人叹息:我国品牌为什么就不能设计一款拿得出手的车标?一、什么是经典车标?车标是是一个汽车品牌的精气神,也是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欧美老牌汽车工业企业来说,车标不止是工业产物,更是一件艺术品,还能够见证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和沉淀。 比如德系三强BBA:宝马的蓝天白云,奔驰的三叉星,奥迪的四环,无论随着时间推移,总能给人一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感觉。如果说BBA是简洁车标的经典代表,那保时捷应该就是“复杂”车标的典范: 保时捷车标,最初在艰难的环境中定稿,到后来进经过了四次改进,如今保时捷的盾形徽标已经变得愈发豪华和精致,符腾堡徽标与斯图加特跃马的经典组合也早已不可泯灭的镌刻在人们心中。 所以,一款车标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可以成为经典车标。一款好的车标,其设计层面来讲,材质、形状、线条的粗细、字体、配色方案、立体感的塑造等等都达到一种协调均衡的视觉效果;同时,又能够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优化。二、为什么中国品牌还没出现经典车标?如果说中国品牌汽车的外观辣眼睛是因为成本问题,那为什么连个好看的品牌标志都拿不出来?甚至有些连标志都要去山寨? 1、设计能力弱,难以从诸多经典中突围车标的设计跟设计师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国内的设计师没有国外设计师那么好的环境,资源和机会都很少,能力有限。纵观知名汽车品牌的商标,无非就是盾牌花纹、动物、字母、字母演化出的线条的组合。盾牌在欧美国家代表着“皇家、历史、贵族”,视觉效果不言而喻,而英文字母也有很大的可塑性,比如“罗尔斯罗伊斯”两个R重叠就OK了,这是英文字母的先天优势。 对于国内设计师来说,要超越好看的图案有一定的困难,文字的设计本身存在不便(比亚迪的秦、宋、唐之类,好看吗?)。 在看动物元素,豹子、狮子、公牛、马、鸟这些代表速度和力量的动物早就被用过了。图案?难道画条龙?太极?那些早就被棒子抢去当国旗了。中国结?不好意思,中国联通已经用过了。看来,想要突围,实在很难为国内设计师。2、“山寨”出效率的思维始终存在在整车都惯行“山寨出效率”的大环境下,一个小小车标的设计必然也就存在时间投入不够,设计费用预算不够等问题。 虽然说汽车logo代表着一个汽车品牌的象征,更是极具品牌意义象征的图腾,甚至代表着不同企业的造车理念。而国内有一部分中国品牌的汽车品牌深得“拿来主义”要领,不光车型外观模仿,连汽车logo也是各种山寨。3、领导搞设计现象当然,在国内,要是你以为设计车标时都是设计师们提供想法,那疆哥只能“呵呵”了。对国内的一些品牌而言,领导层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车标的设计就变成了一道四选一的选择题,设计师们能够做的也只有挪挪车标的位置、调调车标的大小了。裙带合作、领导介入评选甚至领导搞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品牌”车标于是定案了,纷纷出炉辣眼睛。4、企业起步晚,品牌不出名,历史积淀不够当然,国内也不乏设计优良的车标,不过总会让人觉得“不耐看”。为何?其实就是品牌积淀不够。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建国后最早的一批汽车企业也仅仅有40年的实际制造历史,相比奔驰等百年企业在时间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当然,时间在不断推进,人们在不同时代的审美和需求也在不断改变,车标也需要在保持传播主题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而进化。 国外品牌如此,很高兴看到的是:中国品牌的车标也在慢慢摸索自身进化的方向,比如奇瑞:在多品牌战略失败之后,作为新品牌战略的重要标志,奇瑞宣布正式启用代表全新奇瑞品牌形象的新LOGO。这是一个LOGO的升级,同时也是对奇瑞在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的一个升级。 诚然,目前中国品牌还缺乏经典车标,不过,通过部分中国品牌LOGO随着品牌升级而不断进化的动作,我们也可以对于“经典”的诞生怀抱期待。